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唐县推出“五个一”审批模式,即:一站办理、一窗受理、一码快办、一网同办、一体协同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准入准营服务。去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7059户,其中企业1795户,同比增长15.96%;个体工商户5064户,同比增长22.88%。工作经验获周乃翔省长批示肯定,获省委、省政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
延伸服务触角,推进“一站办理”
坚持服务端口前移,在全县设置124个“家门口”商事登记免费代办、联络站点,涵盖政、企、银等多个领域,360余名工作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织密“10分钟惠企服务网”。创新政邮“居家办”,通过“12345”预约上门服务,形成“群众点单、邮政跑单、中心做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办理时限平均缩短50%以上。升级打造全市首家“企业全生命周期‘融e办’服务中心”,实现“就近办”“容易办”,现已办理业务140余件,为群众答疑解惑360余次。同时,深化拓展“高兴办”服务品牌,充分发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基础阵地作用,创新打造“梁家人·高兴办”贴心快闪便民服务、“璃即办志愿服务队”、“尹易办”政务服务等一批个性精准的基层政务服务品牌,让群众体验“家门口的贴心暖心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帮群众想事、为群众办事、解群众忧事。
拓宽集成服务,推进“一窗受理”
设立服务专区和自助服务区,设置企业开办、企业准营、涉税事务等18个服务专窗,重点项目、特殊人群、高层次人才等3个绿色通道。制定15个单项实施方案,细化办事场景,优化集成服务。针对企业需求,将市场监管、审批、人社、税务、公安、金融、人行等26个单位部门及12个镇街、开发区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实现“一件事一窗办”。在全省率先推出“知识产权一件事”“水产养殖企业准营一件事”“金融服务一件事”等15项。研发升级“市场主体运行服务平台”,税务、社保、医保、商业银行等多部门形成闭环,将之前至少8个部门的业务整合为1个流程,办理时间压减80%以上,申报材料精简至少60%。“开办退出‘一窗通’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被评为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
打通信息壁垒,推进“一码快办”
深入落实“无证明之省”建设工作要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积极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场景应用和服务领域,推广使用“企业码”。出台《高唐县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施方案》,全省率先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替代纸质营业执照改革,推进首批电子营业执照互通互认互用,截至目前申领率已达100%。开展涉企事项“智能审批”,实现表单智能化填写、材料电子化替代、审核要点电子化核验、电子证照即时签发。在县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无证明窗口”10个,新增窗口扫码设备10个,市场主体办理业务时,无需携带营业执照,只需登录“爱山东”APP,申领电子营业执照,获取专属“企业码”,利用扫码盒扫码,工作人员便可获取到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的全部信息,实现涉企事项“免证办事”“一码通行”。目前,已梳理出548项“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涉及社会事务、交通运输、食药卫健等多个领域。
借助数字赋能,推进“一网通办”
创新打造“语音热线+网络在线+现场机器人”企业全生命周期智能导服系统,在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机、服务专线等多渠道广泛应用。系统开通7*24小时全天候“秒答”语音热线,将群众口语化描述智能匹配成专业术语,梳理出企业全生命周期常见问题2100余条,实现问题的智能关联和各类问题的快速反应。对于超出数据库的问题和个性化需求,会通过系统在线分流,自动转到人工客服予以答复,并进行智能采集,将答复内容充实到数据库,实现“咨询—回复—评价—整改—提升”迭代升级。目前,通过“语音热线+网络在线+现场机器人”三个场景应用智能接待万余人次,问答解决率达94.6%。商事登记智能导服系统荣获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成奖。
探索跨域联动,推进“一体协同”
推进“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对“跨省通办”事项、“全省通办”事项和“全市通办”事项进行分类,梳理县级可办理的事项清单,让群众及时了解可实现异地办理的事项。设置“跨域通办”窗口和“指引台”,实行服务专员制,对照清单制作工作规程,逐项明确实施路径,零见面、全流程、集成办,实现跨省企业迁移“一件事”,企业只需拨打咨询专线,即有专员主动对接、精准规划,通过电话沟通、微信传输、双向免费邮寄等方式,线上协助申请人完成资料整理、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等环节,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已实现跨省可通办162项,全省可通办314项。截至目前,已与21省318个县(市、区)签订跨省事项“套餐办”合作协议,已办理跨省业务28件,跨区域业务155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