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高唐县: “青”助力量 打造青春社区新模式
时间:2024-04-11 10:14来源:高唐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高唐县坚持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各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以及各界青年坚定不移往社区走,着力构建青年“想来、能为、增益”的美好社区,让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2023年8月份,高唐县“青年在行动 社区正青春”被确定为省级党建带团建改革创新试点项目。

聚焦体系完善 “引领+共建”打造青年“想来”社区

以推动县域基层团组织改革为突破口,将青年工作融入到社区中心大局中。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带团建、共建强团建”工作思路,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团组织为载体,发挥青年工作委员会作用,引导团员青年向社区报到,形成“1+1>2”效应。探索从报到青年中选聘团员青年挂兼职社区团干部,择优推荐社区青年进入党组织或小区业委会,助力青年实现政治成长和个人历练“双丰收”。比如,汇鑫西苑社区坚持“青年在哪里,组织就建在哪里”,通过“党组织+社区”“团组织+社区”联建方式,构建多层次组织体系,大力拓展对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二是坚持团建发力。充分发挥社区团组织“桥头堡”作用,设置团建工作岗位,建设社区“微团校”,制作《团务工作手册》小红书,规范社区团员的发展管理、学社衔接、团员服务等。累计发展团员60余人,每年转接团员关系2000余人。三是坚持全团带队。依托社区成立校外少工委,覆盖率达100%,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少工委主任,社区团组织书记担任少工委副主任,解锁少先队员参与校外活动新途径,不断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比如,尹集镇桃李社区打造社区少工委队角,依托“社区社工+青年志愿者”力量,常态化实施“夏令营”、“四点半课堂”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少年儿童课余生活,减轻青年父母生活负担。

聚焦服务精准 “团结+共创”打造青年“能为”社区

以实施“互助社区”创建行动为契机,将青年元素充分融入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中。一是建设社区服务“青阵地”。针对社区青年群体特点,以“青年之家”为主阵地,以“青年力量”为原生动力开展空间利用再赋能,升级打造“青年议事厅”“青年会客厅”“悦读书房”“亲子时光”等互动场景,拓展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实体空间。二是汇聚社区治理“青智慧”。组织团干部、青年骨干、志愿者入驻“微信塔群”,构建“通知指令3分钟直达,一般活动通知30分钟内有效动员”的塔型管理体系,架起社区联系青年群体的桥梁。同时,定期组织青年对社区发展的建言献策活动,推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进社区,激发青年参与热情,助力构建幸福和谐邻里关系。三是融合社区服务“青志愿”。探索实施青年服务发展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围绕参与一个工作项目、结对一个小区(行政村)、开展一项青年服务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打通青年团员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路径。比如,人和街道金兴社区打造“青春合伙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团组织+青年+社区”的“青春共治”模式,已有8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报名认领15个服务项目,1000余名青年团员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公益微课堂”、“社区小管家”、“社区文化挖掘”等200余场次的公益服务,将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青年担当作为的正能量。

聚焦平台升级 “成长+共享”打造青年“增益”社区

以开展“青年在行动 社区正青春”项目为切入点,将青年群体凝聚到社区服务圈中。一是搭建区域团建平台。推动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青年社会组织、学校等与社区结对,形成团建工作合力,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比如,梁村镇创新社企融合发展模式,以乡镇园区为依托建立非公企业联合团支部,打造梁村镇青年人才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20余场,培训人数达200人次,孵化本土电商人才30名,跨境电商人才6名。二是拓宽行业联系圈子。建立重点楼宇、快递行业、电商行业等特别团支部或青工委,搭建各领域各行业青年生活交流、工作互助的团建联盟。比如,鱼邱湖街道福源社区围绕“社区+青年+公益”三个维度,创新“青年点单+青年之家下单+社会组织接单”模式,借助青年喜闻乐见的咖啡品鉴、书籍阅读、沉浸式角色扮演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业态沙龙、交友联谊、兴趣拓展等活动。三是用好社区研学地图。依托党建研学路线,充分利用“孔繁森在赵寨子”“琉璃寺战斗纪念馆”等社区周边红色资源,借助“青鸟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进社区等契机,引领青年学子沉浸式体验爱国、爱党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