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河镇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固河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突出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全面起势。在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获一等奖,被评为“优秀镇街”、获争先进位奖及品质民生保障攻坚突破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17.94%。实现限上零售额1533万元,同比增长345%,增幅列全县第一位。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61万,同比增长120%,收入、增幅均列全县第一位。在库项目13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到位资金1.4亿元,超序时进度10%以上。
一、立足优势产业,拓展致富渠道
(一)深耕特色产业。近年来,固河镇高标准打造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示范基地,以“李庙+巩庄”为核心的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圈已辐射周边37个网格村,种植面积超3000亩,涉及瓜蒌、白术、芍药、金银花、天南星、丹参等10余个品种。目前,已经与聊城大学签约创建科研创新基地,积极对接山东至善富硒集团,就优质瓜蒌全产业链绿色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深加工体系进行沟通洽谈,全力推动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基地做大做强。2023年,李庙村瓜蒌生态种植示范片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瓜蒌生态种植基地。
(二)发展设施农业。谷庄大力发展鸭梨产业,建设固河镇千亩梨园基地,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210亩,亩产8000余斤,亩均收益3万元以上。以李集、南闫蔬菜大棚为基地,打造“党建+致富带头人+扶贫项目+贫困户”经营模式,年产各类蔬菜3000余吨,同时发展菜花、芦笋等大路菜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
(三)培育新型农业。注重科技赋能,与青岛麦米尔、北大荒集团积极开展工作,释放“藏粮于技”丰富能量。目前,已与麦米尔公司共同打造500亩“吨半粮”试验田,通过宽幅密植的种植模式,抓住关键农技、农艺环节,实现粮食增产增收的目标,玉米季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下一步就小麦季继续展开合作2000亩,预计亩产增收150斤。
二、立足生态宜居,美化村容村貌
(一)深入推进示范村建设。选取8个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村作为示范村创建单位,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建设、村级文明建设、村级综合治理、民生品质提升等工作,针对每个村实际制定创建实施方案。
(二)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积极开展胡同硬化工作,截至目前,全镇55村已完成120余条胡同硬化,硬化面积达到28000多平方米,有效破解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全面推广垃圾上门清运模式,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深入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共完成河道疏浚治理8公里,完善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配合完成刘桥西引河灌区、供水管网改造等水利项目,实现旱能浇、涝能排。上半年与水利局和项目施工方密切配合、共同协商,确保高唐县城乡供水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固河镇供水提升工程已接近完成。主管道已施工9万余米,62个村内管网老化村完成供水提升改造。
(三)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近年来,开展全域治理,坚持以点(残垣断壁、问题坑塘、弱电线路等)为突破口、以线(路域、河道、沟渠两侧、沿路经济等)为整治重点,努力实现全面提升达标。依托巷长制、胡同长、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共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发动人工6000余人次,出动机械500辆次,排查整治空闲宅基60余处,残垣断壁200余处,闲置坑塘20余处,村庄环境整治效果进一步凸显。
三、立足为民务实,强化组织建设
(一)强化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逐个消灭“空壳社”,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自营和全环节生产托管共计2200亩;全镇土地流转及全环节生产托管达1.5万亩。注重金融赋能,年度新增农担贷款13笔共计1125万元。
(二)注重为民办事能力提升。深入推进“为民‘三件实事’”承诺践诺责任制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实行群众监督、政府督导、综合评议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全镇75个村级党组织承诺事项225件,已完成185件。
(三)深入推动品牌创建。持续推广“红色存折”、“星级门牌”党建品牌,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组织举办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2期,采取“实地观摩+述职演讲+现场打分”的形式,引导广大村党组织书记认识到差距,明确目标,形成争当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固河镇将继续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按照“1441”工作思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以招商引资新突破培育固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突破,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做出固河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