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1.我县做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2.赵寨子镇链式聚合培育壮大精密装备制造业
3.鱼台县提升城乡供水服务水平
〔县域信息〕
我县做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培强集群主体,发挥时风集团引领作用,通过延链补链带动形成智能农机装备等5条细分领域产业链,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9家。聚力创新赋能,实施科创能力提升行动,推动60%以上的产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家,集聚科研人员2500余人,形成科研成果1000余项。1—9月,集群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4.75亿元,同比增长11.00%。(工信局 刘阳)
我县搭建平台壮大书画产业。投资30亿元建成书画文创产业园,目前3个区域26个场馆投入使用,签约教培项目10余个;11个书画艺术场馆免费开放,接待人数10余万人;成立11个协会组织,设有近100个摊位的书画交易集市,年交易额1000万元。目前全县书画经营户50余家,年交易额近4000万元。中国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项目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十大现场推介项目,全省10个,聊城市唯一。(文旅局 李明锌)
县司法局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助力法治建设。统筹网格化管理、法律服务等资源,建立综治服务信息大平台,今年以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065件,调解率99.8%;建立劳资纠纷调解室,帮助29家企业预防化解劳资纠纷等法律风险76件次,化解纠纷570余件;打造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4个。近日,高唐县司法局入选全省第一批法治调研工作联系点。(司法局 杨春慧)
县卫健局探索家庭医生新模式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由全县551位家庭医生组建298个一级团队、84个专科团队,建立家庭医生服务点298个、网格微信群320个,每个服务点每周至少巡诊1次,为签约居民提供多学科诊疗、多样化服务。目前全县签约27.55万人,签约率60.97%,列全市第1位。(卫健局 焦光)
县市场监管局优化专利质押服务助力企业融资。精准收集70余家企业融资需求,制定高价值专利推介清单,搭建银企零距离对接平台。今年以来,通过举办银企交流推介会等方式,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30余个,指导14家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融资登记14笔,融集到位资金10432.1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7.27%、14.03%。近日,山东新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3件发明专利权质押方式获银行贷款639万元,实现了聊城市纯专利权质押零的突破。(市场监管局 赵见波)
县交通局治理公路“打场晒粮”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畅通。围绕国省干线及县级公路开展“打场晒粮”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车辆65台次、执法人员150人次,制止和清除“打场晒粮”行为96起,清理占道障碍物40余处。(交通局 黄焕)
县人社局“社保扩面”实现新突破。以全民参保计划为重点,聚焦新业态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持续推进养老保险精准扩面,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截至9月底,高唐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7.24万人,净增935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7.3万人,净增2183人;工伤保险参保7.7万人,净增1160人。1-9月份,累计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6.5亿元,同比增长16.7%;及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8.3亿元,同比增长10.6%。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得到逐年稳步提高。(人社局 杜李静)
赵寨子镇链式聚合培育壮大精密装备制造业。建链强链,引进10余家精密机械企业,新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达12.3亿元;延链补链,引入4家镶件生产、2家废料处理企业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实现降本增产;优化生态,对接环保科技企业,帮助解决固废处理等难题,降低成本30余万元。目前,高标准建设3个精密装备产业园区,引育花岗岩精密制造企业107家,产业工人5000余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赵寨子镇 杜方杰)
清平镇科技赋能持续助力农业降本增效。发展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近1万亩,主推“3行玉米+6行花生”模式,亩均增收超过1000元。推广大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近3万亩,亩均节约成本近200元。承接省农科院带状复合种植与秸秆饲草化利用试点推广,每亩产出优质青储饲料2.4吨,增加收入100元,实现豆粕减量替代,缓解人畜争粮矛盾。(清平镇 王良全)
尹集镇发展高水效农业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南崔中化MAP智慧农业产业园投资34万元,为210余亩玉米大豆轮作种植示范区安装2台井电设备及83个高杆喷灌自动化管理设备,每小时总供水达100立方米,同步启用5眼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9以上。配套系统实现手机掌端远程操控,每亩地年节约人工成本约2万元。实现小麦玉米大豆无垄种植,增加15亩有效耕种面积,冬小麦亩均同比增产100斤、增收120元,夏玉米增产150斤、增收200元。(尹集镇 孙洪萌)
〔县外信息〕
鱼台县提升城乡供水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坚持“政企合作、资金共筹、企业运营、政府监管”模式,组建水发水务有限公司,完成日产6万方地表水水厂等项目建设。打造管道网络,以重点水厂为依托,规划两纵四横6条主干管网,铺设供水主管网620公里、支线管网1500公里,确保234个行政村、707个自然村全部通水。提升服务质效,投入3000余万元为10余万名自来水用户更换NB物联网水表,实现水量自动采集、数据自动传输;水厂升级“湿地+混凝+沉淀+砂虑+活性炭+超滤+臭氧杀菌+反渗透”处理工艺,水质合格率达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