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统计

索引号:

/2024-26720042

发布日期:

2024-05-17

发布机关:

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

标题:

【规划计划】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专项发展规划执行、完成情况

【规划计划】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专项发展规划执行、完成情况
时间:2024-05-17 16:55来源: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著名论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本地优秀的民间艺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近年来,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麦秆画,了解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少先队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开设“非遗文化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弘扬传统文化。课堂上,美术教师向学生介绍麦秸画的历史文化,讲解麦秸画的制作工艺流程。师生充分利用家乡的麦秆,经过熏、蒸、漂、刮、推、烫等等十多道工序,发挥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再经过剪、刻、编、绘制作而成麦秆画。

普通的小麦秸秆在师生们独具匠心的设计下,变成了颜色绚丽,形象逼真的动物、含苞欲放,工精艺巧的花朵、纤细传神,色彩明丽的建筑,同学们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一幅作品凝结了作者的精妙构思和巧妙的手法,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培养了一批喜爱非遗、热爱非遗、掌握非遗制作技能的中小学生。不仅使美术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本地泥土香,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小荷初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近几年,二实中积极研发美术校本课程,自创自编校本教材,依托学校独特的环境优势,把本土农作物资源带入美术课堂,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麦秸画》校本教材。在每周的美术社团活动中,通过制作麦秸画,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享受乡土艺术之美,体验到传承、创新的喜悦,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二实中麦秆剪贴画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小麦秆彰显大艺术,麦秸画凝结黑土情。 

通过“非遗进课堂”,孩子们了解到“麦秆画”这一悠久的传统文化,学会了审美,锻炼了动手能力,找到并培养了兴趣,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多元发展提供了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