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路:逐个抓好落实,一事做不好,另事不安排;抓紧、抓实,抓到位。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与时俱进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德育核心:
养习惯 抓规范 家校共育七彩少年。(详见“扬帆逐梦新时代 争做七彩好少年”)。
三、几项工作重点:
(一)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1. 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充分利用好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德育骨干引领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
2. 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学校思政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德育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求。
3. 创新德育评价,完善“七彩少年”德育工作评价机制。
“七彩少年”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作为我校德育特色,已初具规模并趋于成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挖掘、完善综合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学校快乐的成长,开心的生活,做最好的“扬帆逐梦、力争七彩”的“七彩少年”;同时构建“养习惯抓规范家校共育七彩少年”主题家校共育机制,并且组建优秀团队课题研究组,进一步完善、丰富“七彩德育”机制内容。
(二)规范两操
1. 规范跑操
(1)跑操基本要求
① 下课后先不上厕所,每班到操场指定地点(跑道上)集合。
② 队形要求:所有班级都变八路纵队。体育委员站跑道最内侧线队伍中间位置,班主任与排头对齐,本年级其他老师由级部主任安排分别站在对应指定班级队尾(每班队尾至少安排一名教师),其他同学见下图(略)。
③ 统一听广播指令进行跑步,跑步过程中,班主任控制本班与前面班级5米距离。
(2)跑操规范标准
① 集合要求:第二节下课铃后在出操曲的音乐下,各班迅速到达指定位置集合,集合时要做到快、静、齐、全。
② 着装要求:学生必须身穿校服跑操,并且拉链拉上,不得出现有上衣敞开现象。
③ 跑操中做到“四度”——密度、力度、响度、速度。
首先是密度。班与班之间始终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迈小步(要求30厘米)、不停步,排面整齐,队形紧凑,不松散、不拖沓,班内同学摆臂时前不露肘,后不露手,即前后一臂距离,左右间隔两拳。每队队首与队尾应排面整齐,队尾如有空缺空外侧。
其次是力度。要求同学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踏步、不拖步、铿锵、整齐、有力,全脚掌着地。口令员口令、哨音有力度;另外,手臂放至腰部按跑步要求小幅摆动有力到位。
第三是响度。队伍行进过程中不允许有打闹声、嬉笑声。响度主要表现在整齐的脚步声“咵、咵、咵”,以及自始至终不间断哨音的响亮声,而且能听到气势磅礴、发自肺腑、令人震撼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口号内容、班级自定;注意:各班跑一圈必须要喊一次口号。
第四是速度,指集合、跑动、退场的动作迅速,始终保持横竖排面整齐,整体前进速度不变,无停走、推挤他人和中途离队现象。
④ 每班方阵原则上八路纵队,各班均匀分布在跑道上。班主任负责跟跑,主要管理班级纪律、规范跑步行为;
⑤ 跑操过程中,各班保持整齐的队形,跟随音乐的节拍行进;行进途中原则上不准停顿,若前面没有行进空间,相应班级也务必原地跑步。
(5)撤场要求
规定与旗杆对齐位置为终点,各班队伍未整体通过终点,则带领队伍沿跑道返回教室或如厕;若班级队伍整体通过终点则再沿跑道行走一圈回至终点处返回教室或如厕。
2. 规范做操
(1)基本要求
①队列变换后入场,入场快、静、齐。
②教师在队伍前、后,观察学生的动作,掌握学生差异,以便课后个别指导。
(2)规范标准
动作整齐到位,有精神,无说话声,无懒散、随意现象。
3. 督办检查办法及违纪处理
(1)上操或参加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除特殊体质及值日的同学外应全部到操场参加活动,每缺一人次扣1分;
(2)做操、升旗仪式不认真,动作不规范,队列不整齐,每次扣1分;
(1)学生参加各类集会活动精神面貌蓬勃向上,遵守会场秩序,服从会场安排,违者视情况扣1—10分;
(2)班主任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不纠正、不教育,每次扣5分;
(3)全面考核,跑操做操达到标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4)以学校记载情况为基础,根据情况记载,作为期末评选“星级班级”“七彩少年”(橙色自律少年)的依据,并在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检查折合总分中计入对应评估分。
(三)六乱整治(详见班级常规“六乱”整治活动规定)
1. 拒绝零食进校园、规范乱丢现象:
(1)总体要求
严禁零食进校园、不准随意丢弃废纸、包装袋等垃圾。
(2)具体要求
①禁止把零食和饮品带进校园。
②每个学生必须配备一个方便袋挂在本人课桌边上,所有垃圾均要丢入方便袋中或各班的垃圾筐,然后集中倒入垃圾桶。
③在校园每个角落,严禁随意乱丢乱扔,必须丢入垃圾桶或垃圾池等其它可以丢弃的地方。
④各清洁区的垃圾桶至少要一天一清理干净,教室垃圾桶至少要一天清理两次,保证所有垃圾及时倒入垃圾桶。
① 服从“卫生”监督员的制止和管理,及时改正,做到有错就改,改后就不再犯。养成良好习惯。
(3)督办检查办法及违纪处理
① 学校检查以各班卫生责任区为依据,凡随时在卫生责任区发现有乱丢乱扔的垃圾的。将按照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计入奖惩。
② 打扫卫生不认真,玩耍、打闹每人次扣1分;买、带、吃零食每人次扣1分;不爱护学校卫生乱丢杂物,随地吐痰,每人次扣1分;教室、卫生区地面有污渍、垃圾,墙壁、玻璃、讲台、黑板等部位不干净,每部位扣1分,墙面有乱涂乱划每处扣1分;卫生区、教室外墙的校园文化保护不力,每损坏一处扣1分;卫生工具不按规定摆放每次扣1分;教室、卫生区有卫生死角每处扣1分;卫生工具人为损坏一件次扣1分,丢失扣5分,卫生工具乱丢放每件次扣1分;教室桌椅不整齐、内里杂乱每次扣1分;
③ 私带零食将作没收处理,凡在一周内被检举揭发有“乱丢乱扔”行为5次的学生,安排停课集中进行专题学习,10次及以上的学生做严重违纪处理,并利用专题讲座时间做全校公开检讨,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
2. 规范物品整理摆放 提升自理、自律能力
(1)学生个人物品摆放要求
① 桌面保持整洁,没有杂物。在桌面左上角摆放当堂课所用书及作业本,书本在上,作业本在下,铅笔盒靠书横放;学具放在铅笔盒内侧。
② 书桌内物品完整、整齐有序,无废纸等垃圾。
③ 水杯上课时统一放在指定的地方(比如窗台)。
(2)其它物品摆放要求。
① 讲台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桌面干净无尘,粉笔入盒,黑板槽每天清洁。
② 教室课桌要横成排、纵成列,间距合理,学生离开教室时,将椅子横向推入桌子下方。
③ 各级部统一教室内卫生工具摆放位置,整洁、美观。
④ 卫生区的大扫帚用完有序归置于扫帚架内,垃圾桶用完后归置于指定地点,拖把用完后悬挂于水池上方挂钩上。
(3)督办检查办法及违纪处理
① 学校检查以各班教室及卫生等责任区为依据,凡随时在责任区发现有乱丢乱扔的垃圾的。将按照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计入奖惩(不按规定摆放的每事次扣1分)。
② 以学校记载情况为基础,根据情况记载,作为期末评选“星级班级”“七彩少年”(橙色自律少年)的依据,并在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检查折合总分中计入对应评估分。
3. 规范课间行为
(1)小课间活动
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2)路队行走
在走廊上要文明行走、靠右行、不奔跑、不喧哗、不影响其他班级。
(3)上下楼
上、下楼梯以及操场行走要遵循:路队行走,靠右行,不准跑、跳、推、挤。
(4)课间安全
要注意安全,尤其要做到不攀篮球架、不跳台阶、不在草坪上滚爬乱闹。
4. 规范路队(集会)
(1)轻步走出教室自觉成两队靠右行、不奔跑、不逆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准跑、跳、推、挤;出教学楼后路队右行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做到快、静、齐。
(2)活动结束后按规定路线有序路队右行如厕、回教室;文明行走,不滚爬打闹。
四、日程安排及措施:
(一)日程
双周一习惯,落实好后继续。
(二)措施
1. 家校合作:
通过班级群、家委会、公众号等多渠道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实现家校高效沟通合作。
2. 严格落实:
安排与检查督促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执行、有评比、有责任、有奖惩。
五、全面考核:
整体提高坚持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校检查评比记载情况为基础,根据情况记载,作为期末评选“星级班级”、“七彩少年”的依据,并在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检查折合总分中计入对应评估分。
(二)“星级班级” 荣誉可以参与到上级优秀推荐评选、职称评聘占比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