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统计

索引号:

/2024-45605990

发布日期:

2024-09-30

发布机关:

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

标题:

【规划计划】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规划计划】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4-09-30 15:45来源: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进总基调,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攻坚导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根本动力,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总体要求,本学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夯实学校党建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新的学年,我们要以关爱学生和爱岗敬业为重点,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备好课上好课,这是最基本的师德,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推销资料、有偿补习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等不良现象,努力塑造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教师形象。

抓好党建工作,是正本清源、正师德师风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党建办要做好常规的党建工作。组织好理论学习,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学习强国”“灯塔大课堂”等平台,创建学习型的党支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工会要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细则》,开展师德考核,进一步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学生,以正确的育人观去培养学生,朝着“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事佩服、领导放心、自我认同”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抓实学生德育工作,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4月份,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以德立校、以德立师、以德立生,着力建成‘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多方参与、联动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按照通知要求,结合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实际,新学年我们在德育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探索全员育人模式,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也就是德育,每一位教师都要利用一切机会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要做好帮包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会课观摩、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打造一支作风正派、工作努力、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班主任队伍,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继续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政教处牵头,各年级、各科室、各班主任要落实《儒雅教育读本》中构建的德育体系,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各项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同学们在学习上形成奋发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各年级要筹划好开学第一课,接下来每个周、每个月做什么,都应该早计划、早准备。

(二)完善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去年一月份,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家庭教育从传统的“家事”上升到新时代的“国事”。《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为家庭教育确立了行为规范,也为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制定了措施、确立了目标,既依法惩戒“养而不教、监而不管”,也依法纠偏“教而无方、教而不当”。新的学年,政教处牵头制定方案,各年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家长育人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三)激活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育人作用。政教处、团委等相关科室要制定相应的方案,聚焦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特点的寻访行动、科普行动、感恩活动、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

三、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持续打造智慧课堂2.0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持续打造智慧课堂2.0。2018—2022年实施的“三步五环”智慧课堂,“三步”即课前预习、课中理解、课后问题跟踪,“五环”即智慧先学、智慧导入、智慧碰撞、智慧盘点、智慧达标五个教学环节。这个教学模式,能够扎实落实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什么从上一学年开始,要提出智慧课堂2.0呢?原因有三: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要求。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出台,新课标要求学科要有“学科味”,强调要突出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等(下一步教科室牵头,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搞“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五育融合”课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智慧课堂1.0教学模式对老师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束缚,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新中考的要求。2024年,山东将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这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中考题目和新课标要求是统一的,中考的一大功能就是引领教学,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朝向新中考进行改革;3.双减政策的要求。“双减”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势在必行。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学校适时提出 “四规定八要求”智慧课堂2.0改革方案,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确保新课标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效度,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上一学年,为了推行智慧课堂2.0,我们召开了四次教学工作会议,各学科每周坚持听公开课,初见成效。在此纠正一个偏见:各个学科对新课标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此,希望各学科继续聚焦学科素养,探索大单元整体教学。让我们心中有方向,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坚定不移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者与践行者。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变革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方式上的不断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实中人要继续守住我校好的教学法:师友互助、小组合作、小班对抗。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到这三种方法,是根据教学需要,用哪种方法更有效就用哪种方法。其中“师友互助”的方法非常有效,而我们用得不是特别好。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学习金字塔”。新学年,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并进一步落实“智慧课堂2.0”。怎样落实?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抓好常规教研,包括音体美的教研,期中考试,要把体育成绩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开学前这几天,各年级、各学科都要根据要求迅速探讨、研究、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教务处、教科室要密切配合,把常规检查落到实处,起到推进工作的作用。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政治线”也是“生命线”。学校发展,人人有责,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打造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品牌,学科的品牌,年级的品牌,最终汇成我们一实中教育集团的品牌!

五、激发学生内驱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老师教得再好,学生自己不愿意学习也是枉然。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是任务驱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挑战、有可能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给予学生正向的反馈和帮助,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体验成就感,以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新的学习挑战;三是目标激励,让每一个学生给自己的未来画个像,激发潜意识目标;四是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引领学生寻找人生价值与意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各学科都要注意,抓好学生价值观养成。

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也显示,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学科教师要上好心理健康课,学校心理咨询室要拿出方案,对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人人参与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六、依托传统文化专班,广泛开展阅读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校“儒雅教育”向纵深发展,成立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传统文化专班,开展诗词大赛、吟诵比赛、楹联创作、作文比赛等活动,助力培养“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儒雅学子,同时,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说,“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他还说,“阅读可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新学年,所有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担当起阅读推广人的职责,通过课前三分钟读书汇报、阅读课、阅读交流指导课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素养,筑就学生的精神家园。

七、强化落实安全环节,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工作应该成为各项工作的首要考虑点,保卫科、安稳办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值班纪律,加强门卫管理,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常规制度。加强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精心组织每次安全演练并争取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定期请有关部门的同志来校作法制报告、法制教育课等形式,增强学生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积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新学年,新起点,新目标,新征程,让我们一如既往地团结一心,奋进拼搏,共同开启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更加美好的明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