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高唐县发展和改革局从政策背景、决策依据、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对《高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了解读。
一、政策背景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是高唐县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五年乃至中长期规划,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决策依据
《中共高唐县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三、出台目的
为了与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有机衔接,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充分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趋势和要求,统筹安排“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思路、重点任务和举措。
四、重要举措
《纲要》共14章,55节。
第一、二章,系统总结了我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县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十四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至第十三章,围绕新发展理念,从创新驱动、聚力实体经济、培育数字经济、循环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改革开放、文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进行了规划部署。第十四章,阐述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同时,在重点章节中设置了12个专栏,列举了“十四五”时期规划实施的系列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明确了发展支撑,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五、发展目标
我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分为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两部分。
2035年远景目标总体为:到 2035 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高质量发展局面全面形成,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大幅跃升,高水平建成绿色智造强县、文化旅游名城,在全市、全省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强劲充沛,构建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布局;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书画文化、历史文化等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基本健全,文化旅游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大的跨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富足安康,充分共享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
“十四五”期间,作为面向2035年目标的阶段安排,提出目标为:到202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高质量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在全市、全省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六、产业体系新趋势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县”战略,聚焦智能装备、汽车电子、造纸印刷等优势领域,培育“123”制造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赋能,深度参与省会经济圈产业协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省会经济圈绿色智造强县。
七、乡村振兴建设
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实施农业转型提质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建设好 5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八、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再现新成效、再出新亮点、再上新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高唐开花结果。
九、强化民生保障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高质量的民生改善保障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