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教学

索引号:

/2023-26720119

发布日期:

2023-07-03

发布机关:

高唐县时风中学

标题:

【教学信息】高唐县时风中学2022-2023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信息】高唐县时风中学2022-2023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7-03 10:38来源:高唐县时风中学

根据高唐县教研室2022-2023学年工作安排,结合我校教师队伍日益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的实际情况,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仍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课堂改革,以学科组建设为基础,优化建设教师队伍,以教研培训为抓手,合理使用现代教学设施,遵循“规范化、精细化”的教学工作思路,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根植“让每一个生命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县教研室工作要点为指导,扎实落实“双减”政策,高质量推行“双减”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二、目标任务

新学期我们要全面落实县教研室“以夯实“一规”为保障,抓实“两课”为根本,落实“三研”为 措施,做实“四推”为目标,坚持目标、问题、创新导向,教研与教管两手抓,教法与学法全关注,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工作目标,树立以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师是关键的管理理念,继续保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德育工作为保证,力争把我校办成校风正、质量高、师生和谐发展的全县一流的学校。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常规工作

加强过程管理,课程发展部联合级部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建立和完善督查机制,细化过程,明确目标,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开学初,汇总、安排各年级集体备课安排表、教学进度安排表、学科教学计划等。

2.以各年级各学科为单位每周组织一节公开课,开展贯穿整个学年的讲、听、评课活动。

3.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县各级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的作用,组织示范课。

4.明确各年级教研重点:

七年级的教研重点是小初学习方法与内容的衔接;“师友互助”学习模式的应用。

八年级的教研重点是在认真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低重心教学”教学活动,防止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九年级的教研重点是在充分学习、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研讨复习模式,研究考纲和考题,抓好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力争中考成绩在面和点上均有突破。

5.根据县教研室教学过程管理评估方案要求,加强备课、上课、作业、日常检测等教学工作,以级部、学科组为单位自查、互查等多种形式实行月查公布制度,并穿插学校抽查、优秀教案、作业展示等活动,提高要求、规范管理,促进教学常规质量的提升。期末汇总,纳入教师过程量化考评。

作业要求:语文每周积累不少于500字,每周随笔不少于2篇,大作文两周一次;数学每周四次(不限于大作业本);英语:每周一次作文、每个语法有思维导图;物理每周至少一次(不限于大作业本);化学每周至少一次;道德与法治每周一次;历史每周一次思维导图或导学案,七八年级每学期一次实践性作业;地理每周一次绘地理简图或知识梳理,以画图为主;生物每周一次绘生物简图或思维导图。

6.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参加各级教育案例、论文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已申报立项的市、县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大对各课题组研究进度的指导,适时召开课题组会议,力争按时结题。

7.认真组织教师参与“远程研修”等各级各类培训。

8.及时传达省市县教科主管部门的各类信息,召开各种科研会议,布置具体工作;组织好各类案例、论文、课题、赛课的评选工作;做好学校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二)教师管理

进一步落实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加强师德教育与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1.加强级部管理,进一步落实年级级部主任负责制。

充分发挥级部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级部要围绕“教”与“学”两条线,抓备课组与班级建设。

七年级级部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学习行为,尽快完成小学到初中学习方式的过渡;二是尽快适应初中课程要求,通过上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是根据生源情况实施师友互助,搞好分层教学。八年级级部要精心实施分层教学和“低重心教学”策略,注重加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通过各学科全面到位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为学业水平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九年级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九年级级部要立足升学教育,优化教师资源,帮助学生规划中考目标。分层制定一轮、二轮、三轮中考复习方案,力争在2023年中考中取得突破。

2.加强备课组管理,搞好学科教学。

抓好备课组长培训管理工作,坚持全校周一召开学科组长例会制度,在例会上进行人人主讲参与的主题式微培训。坚持每周学科组集体备课检查制度,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并纳入教师过程性管理考评。各年级分别根据工作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备课组长培训会,指导备课组管理。备课组长要制定学科课时计划,抓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单元过关、学科教研等工作,适时召开组内教学工作交流会,充分调动组内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组开展主题式听、评课活动、教学过程管理方案的学习培训、本学科本年级新课标的学习与测试等活动,提高备课组长的管理水平。

3.整合音体美教师队伍,充分挖掘我校音体美教师的潜能,把有音乐、美术、体育天赋的学生培养好、教育好,争取音体美特长生在中考中较大的突破。加强音体美教师集体备课,统一音美教师的思想,发挥音乐室、美术画室的作用。

4.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

根据本学年学校交流教师数量大量增加,年龄结构年轻化的特点,在教学教研活动方面重点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以级部为单位,对青年教师进行系列有序的培训。引导青年教师制订成长计划;备课组长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备课组长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成绩等各方面负责;优先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青年教师要写出汇报材料及心得体会,并举行汇报课;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汇报课、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

5.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借助县教研室学科活动,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师业务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三)教学管理

为更好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构建有效、实效课堂。落实教学常规,增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行备课组长教学质量负责制,级部监督检查制。以备课组长为核心,抓好备课组的课件制作、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单元检测等教学常规工作;以级部为主,落实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组织备课组长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阅等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组织教师实施教学会商、质量分析,及时了解教情、学情。

1.继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设。

根据小组合作课堂模式各班组织建设学习小组,有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组织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师友互助”学习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进一步落实“低重心”教学策略。

正确面对我校生源质量不高的现实,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年要进一步落实“低重心”教学策略,即:面向学生的低重心、学习要求的低重心、教学难度的低重心、质量检测的低重心。

3.加强集体备课的监管,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本学年集体备课以级部为主体,以备课组为中心,以促进我校“双减”课改的实质性推进,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目标,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级部调控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讲人要做精心准备。除学校检查考核外,级部领导每周参与、指导、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继续开展优秀备课组集备观摩活动,加强备课组之间相互交流,同研互动共提高,使集体备课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4.优化课堂结构,构建实效、高效课堂。

推广师友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分层次、低重心高效课堂教学,各级部各学科每周举办一节公开课,加强教师间交流学习活动,相互听课、切磋与学习,每学期级部两次检查教师的听课情况,及时通报,并计入个人量化考评中去。

规范评课程序。评评课时既要肯定优点,更重要的是指出缺点及整改的方法。备课组长要根据各位老师的意见及建议制定出针对本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整改措施。

各年级部期中及期末考前要召开备课组长会和任课教师动员会,调度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复习课效率及教育教学质量。

落实课件与教案一体化要求,杜绝课件与教案案分离现象。

5.落实好各学科的作业管理和阶段性质量检测。

级部对各学科的作业量统筹安排、合理规定,各学科老师对作业规格和书写提出要求,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

及时组织各学科的阶段性质量检测,每月一次并做好批阅、讲评和分析(会商)。关注薄弱班、科的提升,调研分析问题,落实整改提升措施,开展优势班、科的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团队均衡发展。

服务学业水平测试。在抓好七、八年级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抓好九年级、八年级地生中考的备考工作,认真组织九年级教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研究考试说明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安排单元测试。增加训练密度,协助级部抓好重点学生的重点培养,以确保来年的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

6.强化教学服务意识。特别是教学器材设备的管理使用。进一步落实教学器材、专用教室的管理人员职责,坚持每月对教学器材、专用教室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器材设备和场地的效益,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7.认真、积极完成上级单位安排的各类教学、教研、培训活动。

(四)学生管理

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建构校本课程的多元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对学生的校本课程学习评价采取开放的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形成“基础课程、德育课程、艺体课程”三类课程体系。每周二、三 、四下午学生走班,开设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分层教学。依托开学典礼、“红领巾换代”、传统节日主题活动、阶段性总结表彰等活动形成德育类系列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社会情感培养。艺体课程继续开发“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班级授课+社团为主”的艺体课程组织形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七、八年级开展单科竞赛,学科组长负责组织,级部大力宣传,给学生树立各科学习榜样。加强对体育、艺术特长生的管理工作,组织参加上级教学部门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开展语文经典诵读、辩论赛、硬笔书法比赛、数学基础题竞赛、英语课文背诵大赛等系列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附:月份工作安排

  时间

活动

  9月

1.新学期教学工作会、教师培训会

2.制定学科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3.上报课程表、教师任课表、集体备课表、教学工作计划

   4.启动“分层走班”教学。

   5.主题式听评课活动启动

   6.第一次常规检查、作业情况调研。

   7.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参加县活动

 10月

1.第一次单元检测会商

2.启动师带徒新教师培训

3.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

4.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等活动

5.第二次常规检查、作业情况专题研讨

6.组织历史、地理等学科参加县活动

7.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优质课评选

 11月

1.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会商

2.第三次常规检查、反馈

3.数学、理化基础题竞赛

4.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5.组织数学、历史、生物、地理、化学、信息等学科积极参加各类县级教研活动

 12月

1.语文英语限时作文大赛

2.迎接教学过程评估

3.组织师生参加语文、英语、历史、理化、信息等学科各类竞赛活动

  1月

1.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2.第四次常规检查反馈

3.期末考试

  2月

1.学期教学工作会、教师培训会

2.制定学科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3.组织毕业学科教师参加中考研讨,加强集备活动

4.开展师生理化生创新实验展评

  3月

1.中考复习研讨

2.组织理化生基本技能大赛

3.学业水平考试学科组长座谈会、第一次常规检查

4.第一次单元检测、会商

5.组织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

  4月

1.英语课文背诵大赛

2.期中考试、会商

3.中考复习专题研讨

4.第二次常规检查

5.组织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

  5月

1.数学基础题竞赛

2.迎接教学过程评估

3.第二次单元检测、会商

4.中考复习研讨

  6月

1.期末前模拟考试

2.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落实情况

3.组织历史、数学等学科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

  7月

迎接期末考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