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县卫健局2023年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绩
(一)“四争”工作亮点频现。我县共争取项目、试点10个,其中:国家级4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秀执行单位、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干预项目县、全国儿童口腔病干预项目试点县、中国居民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试点县);省级6个(首批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省级监测点、省级MSM艾滋病哨点监测项目、“三减控三高”人群监测项目、全省自杀未遂调查项目县、职业人群干预试点项目县),四争工作列全市卫健系统前3。
(二)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县级医院能力不断增强。县人民医院建成“六大中心”,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单位,新聘北京安贞等医院15位知名专家坐诊、带教。投资8300万元的县中医院应急医疗救护中心投入使用,医院与济南市中心医院和聊城市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投资1.5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启用,设立厚德养老等6大中心,成立“成无己经方流派传承工作室”,与市人民医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二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有力推进。基本公卫电子建档率超92%,老年人健康体检完成86%,慢病患者目标完成率均100%。家医累计签约27.55万人,签约率(60.97%)全市第1。“优质服务基层行”率先完成规划目标(国家基本标准100%、推荐标准42.9%、省提升标准71%)。名医基层工作站、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安宁疗护、健康积分实现全覆盖。县医院与9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构建“心电一张网”,组织县级医院与基层卫生院成立神经内科等专科联盟5个。26家村卫生室开通联网医保结算。16个“名医基层工作站”挂牌成立。三是中医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实现全覆盖。建成精品国医堂2家、省市级中医特色村卫生室79家、卫生室中医阁45家、省级中医药知识角1处,李庙瓜蒌基地被评为“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四是公共卫生能力切实加强。建成全市区域病媒检测实验室,建设省市一流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全县报告各类传染病915例,报告、审核、综合评价率均100%。1—7岁免疫规划全程接种率97.03%,报告审核、报警处置率均100%。高标准开展省社区“三减”干预基线调查、儿童口腔干预、“三减控三高”人群监测、职业人群干预等9个国家、省级项目,得到省、市专家好评。
(三)生命全周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投资3500余万元,依托县妇保院新院区设置护理病床300张,配置先进医养设备39种,构建全市首家智能医养结合体系。二是抓好婴幼儿照护服务。投资700万元,依托县妇保院新院区建成全市首个公立托育机构(高唐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婴幼儿自然探索基地1处,现有市级示范机构3家、县级5家。备案托育机构38家,居全市第二,率先完成5家开设托班公立幼儿园备案。全县每千人口托位数6.97个。三是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婚检率达82.21%、产筛率96.06%、高风险追踪随访率100%,新生儿4种疾病、听力筛查率均100%。四是重精管理常抓不懈。全县重精患者管理服务综合排名全市第2。五是计生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精心打造五大阵地(优生优育宣教、向日葵亲子小屋、青春健康俱乐部、家庭健康指导中心、暖心家园),获市级称号6个。“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赔付率全市第1。我县计生工作获得市级以上荣誉30项,居全市前3。六是监督执法震慑有力。深入开展“蓝盾行动”、中医诊所(养生机构)整治等专项行动,监督各类机构326家,提前完成随机监督抽查任务,“四小”场所监督覆盖率全县第1。七是医疗卫生机构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全部完成。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完成率100%,317家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已全部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八是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持续开展。走进1个社区、1家企业及18所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受益群众达近2万余人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随着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受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周期长、基层工作条件和待遇差等因素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吸引力长期不足,基层队伍整体素质不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虹吸现象明显,一些先进的诊疗项目不能充分开展。
(二)城乡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普遍存在。医共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没有真正实现的问题,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依然存在着“转上容易转下难”的问题。
(三)中医药发展亟需增强。主要是基层中医药发展缓慢,特别是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村卫生室技术型服务层次较低。中医类别医师在医疗机构所占比例小,也制约了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2024年工作谋划
(一)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我县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开展。实施投资达1.2亿元的县中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装备及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和投资达1.52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改造县中医院病房楼、门诊医技及辅助楼面积1.8万㎡,购置先进的妇幼提升能力设备约260台/套,不断增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动投资达3.58亿元的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和投资达5.5亿元的基层医疗机构智慧医养一体化项目,新建鱼邱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4个卫生院修建业务用房4.9万㎡、购置医疗设备300余台套,开发基层信息化系统,增加基层养老服务床位400张,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全县卫生健康保障水平。
(二)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重点专科发展,重点扶持县医院急诊、呼吸内、产科,县中医院康复、肿瘤科,县妇保院妇产、儿科发展。推进医联体建设,深化县人民医院、基层卫生院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关系;推动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分别加入以市中医院、市妇保院牵头的区域性专科联盟;建设县级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等中心,实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共享。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争取县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五级,县中医院、县妇保院达到四级;依托全民信息健康平台,加快完成全县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建设。健全医防融合体系,完善“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心电一张网”实现县域全覆盖,强化120急救网络升级,推动分级诊疗真正落地。
(三)强力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新一轮基层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推动各镇街卫生院开展基层特色专科、重点专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6S”管理试点。积极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争取至少1名市级以上医疗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担任“业务院长”;力争新建1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再增加1个国家推荐标准卫生院,总数达到7个。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推进家医签约服务“六个拓展”“三个延伸”,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继续通过“县招乡管村用”方式,公开招聘免试医学大学生乡村医生,目前我县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乡医共380人、占比60.22%,争取明年再提高5个百分点。着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2.5公里的原则,科学规划调整村卫生室布局,再新建至少19个中心村卫生室。
(四)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县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县中医院建成2个市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持续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大力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新建精品国医堂1家,总数达到3家;遴选30家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阁”建设;建设名中医药专家基层工作站3个。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积极申报省级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开展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创建活动;依托县中医院积极争创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万祥北沙参生态种植基地和瑞鑫专业种植合作社瓜蒌生态种植基地建设。聚焦聚力大健康产业,明确北京、上海、河北、天津为重点招商区域,全力招引企业、做强项目;依托固河瓜蒌生态种植基地和金瑞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促进瓜蒌等中医药材向中药及中成药方向发展延伸;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入驻高唐健康生物科技园;持续助力生物大健康产业园建设,争取2024年3月份顺利开工建设。
(五)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加强传染病综合防控,积极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争取省级经费25万元),增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全力做好国家老年人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及预防性治疗试点项目工作(全市唯一项目县,全省6个县),为全国结核病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工作提供依据;围绕结核病、艾滋病和地方病三个潜力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或省级试点。保持高水平疫苗接种率,力争全程接种率始终巩固在97%以上,保持全市前三;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专项行动,严肃处理“笔头接种”问题,保持1—7岁儿童流出和失访比例控制在6%以下。实施预防接种能力提升行动,新建人和、金城、固河3处智慧化门诊,保持建成数量和覆盖率稳居全市前列。持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服务,擦亮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字招牌”,争取明年复审顺利通过。
(六)全力改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开展医疗行业作风大整顿活动,持续规范诊疗、服务、收费等行为,进一步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效率。全方位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认真落实我市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关于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的22条措施,全面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探索建立全链条、整合型疾病防治和医疗服务模式。持续加强与上级医院技术合作,鼓励各级医院邀请省内外知名医院专家定期来我县坐诊、带教;支持县妇保院与北医智库专家团队长期合作。扎实开展“繁森药箱医疗服务活动”,组建3支“繁森药箱医疗服务队”,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开展义诊、上门服务等活动。着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抓好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建设提质增效,提高安宁疗护工作的覆盖面;鼓励引导医疗机构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抓好县妇保院厚德养老、儿童康复、儿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健水平。做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医药领域6方面30类突出腐败问题,深挖细找重大问题和典型案件线索,将医药领域反腐工作融入深化医改政策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七)健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实施优生优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对二孩、三孩保育费分档补贴,激发生育潜能;持续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和特殊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计生扶助金。努力争创省级婴幼儿照护示范县,加强托育服务机构规范监督管理,实现托育机构备案率、托位使用率双提升;全力支持县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发展;力争2024年底前再创建1—2家市级示范托育机构,1—3家县级示范托育机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