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教学

索引号:

/2022-26719797

发布日期:

2022-10-15

发布机关:

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标题:

【校企合作】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状况公开

【校企合作】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状况公开
时间:2022-10-15 14:54来源: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近年来,学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 山东省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鲁教职字([2020]10号)等职业教育文件精神要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探索引企住校、订单班、冠名班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共建二级学院试点工作,制定了系列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教学处、学生工作处、教科室、实习处、培训处、后勤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及系部主任为成员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校企合作事宜的领导、协调及督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

制定校企合作的系列制度。按照上级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引企住校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基地标准》《实习企业考察规定》等制度,设计了专业校企合作申请表等规范表格。各系部根据所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实际需要,向学校提出校企合作的需求,学校根据专业建设的实际,组织人员进行行业、产业调研,拟定拟合作企业,并成立考察小组对企业进行考察,与经考察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谈判并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方式以采用引企住校、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冠名班、订单班及技术提升、员工培训等形式进行。

二、积极开展工作,推进校企合作。

(一)学校与山东泉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山东泉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公司经营产品有汽车专用数字高清导航系统、收放机、组合仪表、车用线束、车用电器等几百种,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十堰正合车身有限公司、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贵州毕节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一汽通用商用车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汽车制造厂家的核心供应商。2009年度,公司总销额达到了八千万元人民币,是我县重点企业。该企业对人才的专业较多,质量要求较高、数量需求也较大,而我校专业与企业需求对口,能为企业用工提供帮助,既解决了企业用工困难,也帮助学生提高了技能,个别学生实现了就业。学校与企业于202011月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就学生实习、企业员工培训等开展合作。

(二)学校与山东丰耘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实训基地。

山东丰耘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农业及农业机械服务,大田土地托管服务,大田作物的农机作业服务、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服务、智能配方施肥服务、土壤及肥料元素的化验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蔬菜、苗木、花卉的种植及统一销售服务等。通过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学校与山东小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香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实习基地。两家合作企业是我县重点电商服务企业,企业规模大、用工多,对员工技能要求高。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为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重大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四)学校与恒成颢锐(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恒成电商二级学院。

恒成颢锐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0813日,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华北街11号院2号楼9903,是一家经营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服务,软件开发,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活动,教育咨询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公司;是京东方、阿里等企业的合作商;在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与企业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共建二级学院,在原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上于202011月签订了共建二级学院的协议,目前合作良好。

三、直面现实状况,谋求未来发展。

学校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在学生培养、就业和升学质量上的提升。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人才,加强师资配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专业化教学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