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第一,充分在课堂教学中纳入劳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在每周两节的劳动技术课中,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等特点进行劳动教育。另外在将语文、德育、专业课等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融会贯通,深入发掘教育资源,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广大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我校把劳动教育实践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劳动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劳动技术课堂实践制作小工具小型零部件活动;带领学生参与校园保洁、花园除草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班务整理、个人书桌整理等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第三,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志愿活动。为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技术,培养劳动习惯,我校每年多次开展各种劳动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劳动习惯。第三,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志愿活动。为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技术,培养劳动习惯,我校每年多次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比如植树活动,清除城市牛皮癣活动,家务劳动实践等。
总之,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了我校学生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生活,懂得劳动的重要性,强化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