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题解读

索引号:

/2023-40626027

发布日期:

2023-10-21

发布机关:

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标题:

十八届县政府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议题解读

十八届县政府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议题解读
时间:2023-10-21 09:16来源: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议定事项】关于食药安委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结果我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解读】

根据《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的通知》聊政办字〔2018〕2号),按照市安办《2022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方案》组织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评议。在高唐县自评、有关部门复核的基础上,经市安委审定,高唐县人民政府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等次为A 级。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县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一)加强统筹协调,凝聚食品安全工作合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县食药安办职能作用,定期调度食药安委成员单位工作情况,每季度开展风险会商,重新调整了含26个职能部门的食药安委组成人员,制定了《食品安全重大事项督促落实办法》《食品安全工作约谈暂行办法》《食品安全“两书一函”(即《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督促函》)等制度文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责任落实。

(二)强化源头治理,严把食品安全第一关口。一是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全市前列,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二是开展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共指导各镇街完成1万余批次,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法宣传,参加山东广播电台《乡村法治带头人》栏目线上普法2次,解决了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扎实开展畜禽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加强生猪定点屠宰检验检疫,检测率、合格率均达100%。

(三)强化全程监管,保障食品生产经营安全。规范提升食品生产加工水平。持续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整治,不断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环境和产品质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三定三查一检”制度,严防食品安全风险。全面推行食品生产企业“三标”行动,重点企业三标管理覆盖率实现100%。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扎实开展“食安护佳节”、3·15“服务+监管”专项行动,进货查验制度“检查+服务”行动,槟榔及其制品专项排查治理,累计检查食品经营者2133家次,现场规范服务288家,普法宣传559家。持续推行食品供货商追溯管理,备案更新至800户。推广应用“山东食链”系统,系统激活率、上链率100%。治理成效不断彰显。深入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进行“随机查餐厅”3次。持续开展“清洁厨房”行动,共评定县级清洁厨房135家,培训餐饮服务单位1367家。强化校园食堂监管,全县71家学校食堂、1家集中供餐单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引导5家餐饮单位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对符合条件的75家校外托管场所进行备案登记并公示。四是注重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围绕“食安护佳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及风险监测。2023年县级食品抽检计划2550批次,已完成1950批次,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省市两级评价性抽检124批次产品全部合格。完成县级食用林产品果品抽检50批次。建成食源性监测哨点医院17处,实现乡镇卫生院及以上级别医疗机构全覆盖。六是抓好餐厨垃圾监督管理。我县城区收运处理餐厨废弃物2597.64吨。

(四)分层分级包保,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县食药安办扎实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一季度率先在全市完成督导,二、三季度包保督导率及发现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一是夯实工作基础。制定工作方案,优化调整包保主体分级和包保责任清单,组织签订了《责任与任务承诺书》。组织业务培训,编发《明白纸》《操作指南》共计3000余册。二是强化督导调度。多次召开推进会,定期通报各镇街包保督导进展情况;实行季度和半年督查,并强化问题整改和规范提升。三是加强业务指导。深入查摆短板弱项,加强对上沟通,及时指导基层解决难点问题。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市食药安办多次进行通报表扬。

(五)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55件,加强行刑衔接,市场监管部门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移交公安机关线索2起,公安机关已完成立案。


议定事项关于《高唐县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起草情况

【解读】

一、文件起草背景

我省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教育部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试点省份。去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要求各级政府把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聊城市委、市政府明确目标导向,要求各县市区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督导到位、服务到位,聚焦“四个着力”,统筹好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起草制定《方案》,积极促进乡村教育发展。

二、文件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保障3个部分。

(一)明确工作目标。突出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明确到2027年,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全面建立,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乡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确定主要任务。靶向乡村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及问题症结,聚焦乡村教育的短板弱项,在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城乡校际间资源共享等方面系统谋划,从5个方面提出14项工作任务。

1.实施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一是全面加强党对乡村学校的全面领导。二是优化育人环境。“一校一案”制定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在强化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整合优质社会资源、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三是密切家校沟通。建立健全常态化家访机制,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建设等途径,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2.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选优培强乡村校长。加强乡村优秀校长培育力度,推动义务教育校长交流轮岗。二是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深化乡村教师配备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聘期交流捆绑制度,实施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奖励计划等,整体提升乡村教师素质。三是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住房、生活、体检待遇,完善荣誉、职称等激励措施,让乡村留得住优秀教师。

3.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一是优化学校布局规划,实施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系列工程,补齐乡村学校和幼儿园办学短板弱项。二是构建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深化实施教育强校扩优行动,组织城区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乡村学校。三是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实施高中强科培优行动,支持普通高中建设省、市级学科基地,推动高中特色多样办学,带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是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实施乡村特色课程建设计划、校园劳动基地建设工程等,打造乡村学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五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推进乡村学校“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及应用水平。

4.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围绕乡村学生控辍保学、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开展常态化关爱行动。关注乡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保障乡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指南》,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全面成长发展。健全乡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常态化监测机制,“一人一案”跟进劝返措施,持续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关注特殊困难儿童群体,确保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5.守牢学校安全底线。全面推进乡村学校安防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明确校园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校园安全底线,从完善规章制度、配齐配强安保力量、聚焦学校人防、物防、技防水平提升等方面,全面加强学校交通、消防、实验室、食品卫生、校园欺凌、防溺水、校舍等校园安全工作,筑牢乡村学校“安全网”。

(三)强化工作保障。围绕14项工作任务,明确推进措施,由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纳入镇(街)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评价。在经费投入、人员力量、科研立项等方面加大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倾斜力度,坚持全域推进、试点先行,积极争取省级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