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办文件

索引号:

/2023-26698647

主题分类:

其他

成文日期:

2023-07-06

发布日期:

2023-07-06

发布机关:

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标题:

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

发文字号:

高政办字〔2023〕7号

有效性:

有效

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
时间:2023-07-06 00:00来源: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推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十条措施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7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十条措施

为了更好的恢复消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扩大现有消费时间和消费空间,不断提升城市繁荣程度,现就加快推进高唐县夜间经济发展制定如下措施。

一、高起点规划,打造夜经济县域品牌

(一)优化发展格局,打造夜间特色场景。按照一区、两轴、三圈的总体布局,即以主城区为主体,以官道街、金城路为两轴,以天齐庙锦里、书画小镇、财富广场为三圈的夜经济集聚区。打造高唐州不夜城品牌,完善夜购、夜食、夜游、夜健等夜间产品供给,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品质夜市和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夜经济场景。

责任单位: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二)建设特色街区,培育夜间经济载体。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立足存量、提档升级、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规划建设一批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的夜间特色消费街区,培育一批体现高唐历史风貌和特色的夜间经济载体。

1.利用3年时间,重点建设改造1条夜间特色商业街区,争取申报1条市级夜间经济特色街区。优化街区业态布局,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夜游、夜购、夜品、夜娱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夜间消费需求。

2.大力推动现有街区改造提升,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天齐庙、财富广场等街区,紧跟年轻群体消费热点,推动酒吧、咖啡店、书吧、电竞馆、轻餐饮等新兴业态复合集成。

3.规范提质主题美食街,建设打造主城区新的夜宵集聚地。

责任单位: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三)丰富消费业态,完善夜间产品供给

1.“夜购,引导财富广场、天齐庙商城、双隆购物广场、商博瑞购物广场等大型商超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夜间推广、打折让利等活动,鼓励品牌商超建立24小时便利店。

2.“夜食,突出高唐特色,挖掘地方食材品牌价值,完善菜系标准,引导菜品创新。鼓励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餐饮嘉年华活动,依托鱼丘湖风景区,打造夜间特色美食集聚区。引进国内外知名小吃,咖啡馆、酒吧、茶馆等休闲餐饮业的知名连锁企业,进一步丰富饮食产品。

3.“夜游将高唐历史文化充分植入夜间经济,建设高品质步行街,推出一批夜间游玩项目。创新推动柴府花园、古城墙遗址、书画小镇等历史文化地标与现代新兴文化、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结合微演艺、沉浸式体验、互联网经济等,推出一批夜间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创作多模式、多主题的专业演艺产品,打造夜间演艺高地,建设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4.“夜健,发展夜间体育健身服务,适当延长公共体育设施夜间开放时间,满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夜间体育赛事项目,发展夜间体育产业链条。依托鱼丘湖,开发夜游高唐、环湖健身娱乐等旅游产品。

责任单位: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培育产业基础优化夜间消费服务

1.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综合体、品牌酒店集团和连锁酒店的工作力度建成吸附能力强、档次水平高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高星级饭店、高端度假酒店和知名连锁酒店形成布局结构合理主题特色鲜明的酒店产业发展体系。

2.大力发展夜宿经济加快引进培育一批特色精品民宿、主题文化酒店提升服务品质和酒店文化内涵发展汽车营地、特色农家小院等多种形式的住宿设施丰富住宿旅游载体提高游客参与度、延长游览时间提升夜宿服务水平。

3.引进培育高水平运营主体规范化经营专业化运作形成特色突出、业态丰富、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的夜间经济新亮点。

责任单位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开发区管委会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高标准服务,完善夜经济功能配套

(五)优化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全县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夜间经济特色街区、景区、酒店等重点场所的5G网络盖率。充分考虑夜间经济特点,加强水电气供给、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厕所及休息座椅改造提升等配套设施建设。对夜间经济重点区域、特色街区进行不同主题风格的集中亮化美化,全面提升主要街道夜景灯光亮化效果,烘托城市夜间消费氛围。

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综合执法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国网高唐供电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优化夜间出行服务。指导改善提升景区景点周边停车场条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设立临时停车区域,灵活采取限时禁停措施或限时停车措施。拓展完善夜间经济重点街区、停车点位的地图导航服务,为群众夜间择路出行、停车提供引导服务。完善提升汽车站和入城口等重要节点交通指引标识引导服务功能,促进夜间特色景区多语种标识系统的规范化建设。坚持柔性执法,适当放宽通行政策根据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及主要旅游景点的实际客流情况调整延长城市公交线路和运营时间。积极探索公交夜间服务新模式,开通围绕夜间经济重点商圈、主要街区的定制公交。鼓励规范网约车发展,加强出租车管理,依法打击和取缔黑出租

责任单位:县交警大队、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行政审批局、县综合执法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七)优化管理服务环境。构建科学的夜间经济治理体系,建立居民、游客、政府共管机制,鼓励成立各类街区管理机构,规范本区域夜间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开展夜间经济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购物环境等内容的消费体验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完善谁监管、谁受理、谁维权的消费维权机制。维护夜间市场经营秩序,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指导服务,放宽夜间特定时段相关摆卖管制,同时促使有序经营。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降低夜间经济街区经营主体准入门槛。经审批许可,沿街商户可利用街面开展形象展示推广活动。完善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健全夜间公共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公安局、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高规格指导,建立夜经济推进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唐县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工作专班,负责全县夜间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定向包靠夜间经济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夜间经济项目建设、改造、业态引进等工作。将夜间经济发展情况纳入重点工作或重点项目观摩。有关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尽快制订并组织实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开发区、各镇街要制订本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细化方案。

责任单位: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九)加强政策资金扶持。2023年到2025年,县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夜间经济发展,用于对认定的特色街区、文旅消费集聚示范区等管理机构和夜间经济重点项目的奖励,以及环境卫生保洁、管理补助、冬季补贴等。夜间经济街区运行管理原则上实行以市养市,对发展夜间经济的市场主体根据需求适当给予财政补助。支持运营商集中结算、统一核算、完善会计资料,对纳入统计部门限上统计的给予一定资金扶持。为美化街景设置的公共照明和装饰照明设施等非经营性用电可接入公共配电网,相关费用由各级财政承担。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的投资平台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培育优选高水平运营主体,招引扶持特色商户。研究制定夜间经济特色街区标准,并适时开展评定工作,对符合标准的街区授予夜间经济特色街区称号,对投资主体按照总投资额的1%5%给予财政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统计局、国网高唐供电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十)加大宣传力度。聚焦我县夜间经济核心产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官方网站等传统媒体,广泛开展夜间经济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新媒体作用,讲好夜间经济故事、做好个性化包装。大力引进第三方专业商业运营策划公司,提升夜间商业活动营销水平,尤其注重对青年群体的精准性营销,强化网红式、直播式营销宣传,进一步提升高唐夜间经济知名度、美誉度。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附件:高唐县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


附件

高唐县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

长:  磊  县委常委、副县长

副组长:刘泰东  副县长

        张婷婷  副县长

员:解  斌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昕宇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解德华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服务中心主任

        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

        徐国基  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

        刘春菲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张正才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

        杨国勇  县公安局副局长

        王士云  县财政局副局长

        王  斌  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副科级分管领导

        林海涛  县交通运输局副科级分管领导

        刘义海  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

        吴慧君  县卫生健康局二级主任科员

        王山泉  县应急局党委委员

        尹淑芹  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李爱国  县市场监管局二级主办

        赵九雷  县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相东明  县统计局一级主任科员

        张    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子鹏  县服务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房玉辉  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韩大志  县交警大队一级警长

        李泽国  县消防救援大队分管领导

        任晓东  国网高唐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徐国基、刘春菲兼任办公室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